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曾永强
【名片】韩琦,长沙商贸旅游职业学院湘旅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7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刘少奇故里管理局。被评选为湖南省委“潇湘红色故事”集中宣讲团成员、“湖南好人·最美革命文物保护传承者”、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2021湖南省导游大赛金奖、2022湖南省等级旅游景区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十佳讲解员”、2019年长沙市“十佳优秀共青团员”、长沙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家库成员、长沙市“最受游客喜爱”导游。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刘少奇故居参观游览!”7月27日,在长沙花明楼景区刘少奇故居内,一名高高瘦瘦的“帅小伙”正热情洋溢地为游客介绍刘少奇故居背后的历事。史料结合的讲解、幽默风趣的风格,赢得观众一致的称赞:“接地气!”
这是“95后”讲解员韩琦工作中最平常的一幕。自2018年考入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后,他作为一名红色纪念地讲解员已接待了上万批次游客。在每一次的讲解接待中,韩琦都生动讲述、入情入心。虽然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但他一直将讲好故事、打动游客、传递信仰当作自己的使命。
入职一个多月,背完十万字讲解词
韩琦性格外向,从小乐于语言表达的他一直有个“主播梦”,希望通过语言与讲述带给人们欢乐。2014年,他考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求学期间,韩琦从未停止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脚步,课余时他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播音节目和比赛,跟稿练读、录音复盘,坚持苦练普通话和语言表达。大一时,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主持人大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之后逐渐走上舞台,多次主持学校的晚会活动并代表学校参加演讲等比赛。进入大三,根据学校组织的实训课程,韩琦首次走出校门,来到张家界成为一名实习导游,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全方位提升了韩琦的综合素养。2018年他顺利考入刘少奇故里管理局,成为一名讲解员。
“导游是一专多能的,相对来说,景区讲解员更倾向于‘精’,专职服务于景区,是研究型的,这就要求讲解员对讲述内容要有更深入的了解。”谈及“导游与讲解员”的区别,韩琦解释两者既有共性也有区别,最重要的是要把故事讲得更精彩。
但从轻松自由的导游转型为严谨沉稳的讲解员,韩琦最初并不适应。其中最大的一个挑战,是要在3个月背完约十万字的讲解词。“当时真的被吓到了,但只能硬着头皮背。”韩琦透露,自己读小学时,曾经常因为背不出课文而被老师留校。
背诵讲解词的过程,也是韩琦全面、深入了解刘少奇的过程。让韩琦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纪念馆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个笔筒。在刘少奇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在笔筒上刻了一首小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为“卫黄作”。“卫黄”意为“保卫炎黄子孙”。
韩琦说:“通过这首诗,我看到了少年刘少奇的人生志向和家国情怀,这带给我很深的感触。我认为,相比于刘少奇,我现在背十万字的讲解词算什么困难呢?”在刚入职的那一个多月里,他每天醒来就开始背,晚上睡觉前还在背,没有休假。最后,韩琦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背完了十万字讲解词,率先获得上岗讲解的资格。
既是导游又是老师,打动人心的关键是把故事讲好
作为红色纪念地的讲解员,不仅要把景区信息和历史背景详细完整地介绍给游客,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和呈现,让参观者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和革命伟人的精神,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在韩琦看来,讲解员既是导游,也是老师,有着说和教的双重身份。
如何让自己的讲解更有厚度、深度和广度?扎实的学识是基础,韩琦阅读了大量刘少奇生平历史书籍和党史书籍。“只有将历史研究透彻才能把故事讲好,只有打动自己了,才能打动游客,深入人心。”
有次为“老年团”的讲解经历让他印象深刻。“来的都是退休老职工,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我在讲述的过程中补充了很多当时的背景故事,他们听得非常认真,结束后自发鼓起了掌,有的爷爷奶奶都热泪盈眶,十分感动。”
相关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7/1841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