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辟第二课堂,弘扬端午“粽”文化-凯发官网首页入口

图书馆开辟第二课堂,弘扬端午“粽”文化-凯发官网首页入口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3浏览次数:

 

浓浓粽叶香,暖暖端午情,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来临之际,2022年5月31日,为纪念先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普及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图书馆组织开展2022年“礼敬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端午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包含端午知识讲座及趣味包粽子大赛。各二级学院和读者协会近200学生参加。

图书馆副馆长周未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讲解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端午文化探究》为主题的端午文化知识。周未把丰富玄妙的端午文化知识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从屈原说起,再讲到《楚辞》,再到闻一多的求索和考古大发现以及四象二十八星宿,还用虚拟天文馆软件向同学们演示了3700年前左右河南洛阳地区夏至黄昏时的苍龙星象,以此推测端午至少起源于夏朝祭祀夏至的习俗。

周未向同学们推荐阅读《星空帝国》一书,该书以吟诵中国星象的《步天歌》为线索,配以作者创作的中国星官形象,通过图解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了中国古代星官体系的秘密。书中涵盖了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书画碑拓等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又融合现代天文知识,既饱含文化色彩,又不失科学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是一部科普与人文相结合的佳作。关于粽文化,周未讲述了夸父逐日之谜,提到最早的粽子可能跟圭表测影相关。中国先民利用圭表测影找到天下之中来建国,现在河南话的“中”与“粽”发音相同,“粽”文化源远流长,可能是中国先人追求中庸之道的根源。总之,端午“粽”文化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密切相关。

现场学生以及读者协会成员认真聆听并认真做好笔记。在讲座结束设有奖问答环节。同学们都积极抢答问题,最后产生了五位答题幸运儿。本场讲座使同学们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注会2131班唐佳说道:“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深入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没有想到知识如此博大精深,真的从内心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本次图书馆端午阅读推广活动让人意犹未尽,下学期的中秋阅读推广活动我一定会参加,想进一步了解中秋节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讲座结束后,读都协会干事和会员代表在图书馆李静汶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白田食堂三楼与湘菜学院联合展开趣味包粽子大赛,在现场湘菜学院姜阳波老师耐心的亲自指导,把包粽子的方法详细解说并反复示范,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感兴趣,也很期待自己包的粽子会是什么样子。姜老师特意准备了甜咸两种食材做馅料,充分尊重了各地的端午习俗。在认真的学习后,同学们开始上手,问题也随之出现,粽叶卷不起来,压不紧实,绳子绑不紧等等状况百出,经过姜老师耐心的指导大家也就越来越熟练,包的也越来越好,有同学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拍照纪录也有同学视频向父母展示人生第一个包的粽子。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两锅粽子总算是顺利蒸熟,大家也都在端午前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图书馆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作用,为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理论 实践的形式,不仅更好地发掘、传承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让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增加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心。

供稿:图书馆(档案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