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参训老师们在40多度的高温天气下,学习热情丝毫未受影响,继续开始了第三天的学习。
上午的课程是由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项目主管李珩老师讲授《教育信息化前沿导览》。课程围绕如何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展开,生动形象地阐述了mooc课程、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重塑教师角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在讲解过程中,李珩老师指出信息技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遥不可及,而是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也不是魔术师,真正的魔术师是老师,老师可以利用手机、相关软件就可以完成教学片段的录制和上传,并且可以借助相关软件使课堂教学丰富化,趣味化,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李珩老师还亲自示范了雨课堂、蓝慕云、plicker等软件,与在座参训老师们深入体验和互动,例如利用plicker互动软件,李珩老师发给参训老师们不同编号的plicker图片,在该软件上发布选择题,参训老师们选择图片上对应答案所在角的四个选项,高高举起卡片,李珩老师用手机扫描答案即可知道选择不同选项答案的人数,从而知晓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体验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员们的学习兴趣高涨,收获满满。
下午,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职业与成人教育评估所所长、研究员黄承国老师从教育质量发展时代内涵、课堂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质量控制评价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讲授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评课与反思的策略。黄老师认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学习环境、教学对象、学习方式的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正确地做正确的事,即适应专业需要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黄老师指出在互联网 时代,教师应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先行者和引路人,而不是百科全书。
今天的课程既趣味十足,又有很强的实操性,参训老师们都表示意犹未尽,课后还纷纷与授课老师们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组织宣传统战处)